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和实践。它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旅游方式,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敬畏与关爱,人与自然是平等、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又融入了环境教育,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生态意识、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的建立。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持续性是发展安庆旅游产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生态旅游则为发展安庆的旅游业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在广大农村地区,当前在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在全省各地农村迅速展开,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近年来,安庆市也加入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行列中。
一、安庆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政策优势。近年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五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政策在安庆叠加,且均将旅游业作为支柱型产业打造,在交通、金融、土地、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规划拟修建天柱山—九华山—黄山旅游轻轨,将打通大别山区通往长三角通道。将潜山、太湖、岳西列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按国际化标准来打造。这些政策不仅在发展方向为安庆生态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还帮助化解了市级难以解决的交通瓶颈、融资难道、人才培养等刺手问题,未来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资源优势。安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61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区1处,国家4A级旅游区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个。地处潜山县的古南岳天柱山,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以“雄、奇、灵、秀”闻名于世。坐落在太湖县的花亭湖,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千重山色、万顷波光,可与千岛湖相媲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位于巍峨挺拔的大别山腹地,被称为生态天堂、避暑胜地和“天然物种基因库存”。安庆乃禅宗之地,岳西县境内的禅宗圣地司空山,被誉为“中华禅宗第一山”,是佛教禅宗二祖慧可修禅之地。安庆乃戏曲之乡,是“四大徽班”的发源地和黄梅戏的发祥地;安庆乃文化之邦,是皖江文化的发祥地和桐城派的故乡。著名的《孔雀东南飞》爱情故事发生在安庆、中华民族礼让故事的典范——桐城“六尺巷”等古迹饮誉古今。安庆乃名人故里。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篆刻大师邓石如、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佛教领袖赵朴初、外交家黄镇、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众多名人,都先后成长在安庆这片热土上。
(三)区位优势。安庆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长江下游北岸,上衔湘楚,下吞吴越,东连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组成的皖南旅游区,西接庐山、鄱阳湖、石钟山、龙宫洞组成的赣北旅游区,西南与六安市、湖北黄冈大别山区相连,位于黄山、九华山、庐山等旅游胜地几何中心,是“三省交界、四圈交汇”的区域中心城市,是正在着手打造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无障碍旅游的节点城市,是合肥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连接枢纽,也是国家确定的带动皖西南、辐射皖鄂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目前宁安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望江长江公路大桥、岳武高速即将完工。正在推动的合安九客运专线(大京九高铁一部分)穿境而过。天柱山—九华山—黄山旅游轻轨已列入计划。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运,将形成“四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岳武、北沿江、合黄、济广、沪渝、济祁、南沿江、合安)、“三横二纵”(宁安、合九、南京—江北集中区—安庆、阜景、合安九客专)区域铁路快速干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和安庆机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1.5小时到南京,3小时到上海、杭州、武汉,与长三角和中四角(合肥、武汉、南昌、长沙)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四)产品优势。安庆旅游产品丰富,“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产品日渐成熟,禅宗游、文化游、生态游、养生游、红色旅游、游轮游、自驾游、乡村游迅速发展。我市现有全国工农业示范点4个,省级旅游经济强县4个,全省最佳、优秀旅游乡镇23个。全市现有星级饭店49家(其中四星级10家),星级旅游餐馆32家,五星级农家乐27家、四星级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家,旅行社家,旅游车船(游轮)公司9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4.5万人,带动间接就业23万人。依托古皖文化、黄梅戏文化,推出了涵盖天柱山、花亭湖和安庆古城的“皖山皖水黄梅情之旅”,已成为安徽省“十佳”旅游线路。依托禅宗文化,推出了“禅宗寻根之旅”。依托乡村旅游资源,推出了“美好乡村体验之旅”。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推出“重走红军路,回归山水间”休闲之旅等。佛教禅宗参访、黄梅戏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以及山水观光和文化体验复合型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特色,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较高的吸引力。
(五)品牌优势。年,全市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11.46%;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5.5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分别位于全省第3位、第4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9.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0.3%。“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成为安庆文化旅游融合新品牌。安庆市具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张名牌。
二、安庆乡村区域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结合安庆的现状及生态旅游业的功能,笔者认为安庆乡村区域发展生态旅游有如下意义:
(一)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安庆市乡村山水有风光、乡土有记忆、地域有特色,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污染物的出现,乡村自然环境不同程度遭受破坏,生态环境趋于恶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区域居民的素质较低,乱扔垃圾、随处污染;二是乡村经济较为落后,各种建设缺少应有的规划。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教育当地农民,提高环保意识,逐步改变一些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对生态旅游村落进行有效的规划,使村容更加整洁,为其它非生态旅游村落做出示范。这两方面结合可以达到有效保护乡村自然环境的效果。
(二)有利于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在安庆的乡村区域分布着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相当一部分乡村文化正在被城市文化同化或取代,面临消失的危险。如岳西高腔、宿松文南词很少被人知晓,县域民歌民俗也很少见。乡村生态旅游离不开农村民俗、民间文化,农村民俗、民间文化同样需要借助乡村旅游而被外界所认识。乡村文化原本是原生的、潜在的、日常的、分散的,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将其转变和改造为集中的、强烈的、展示性的现实资源,从而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三)有利于促进安庆生态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发展经济是基础。生态旅游带动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倍增效能高,“一业兴而百业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推动生态城镇、绿色乡村、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能够完善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使人民生活环境更加和谐,物质条件得到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在生态敏感地区,生态旅游更是重要的替代产业。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保护一湖清水,可以使当地成为人们宜游宜居宜业、动植物宜留宜栖宜养的生态家园。总之,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又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安庆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三、安庆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一)加大扶持力度。要加快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努力采用各种方式来加以扶持。一是加大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乡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如交通、水电、住宿、游乐场所和度假村等项目,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的需求。在积极引导各类大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资控股、重组兼并等多种形式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关配套,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旅游经济结构。二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一些确实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鼓励集体、个体、外商等一起上,吸引各类资金来对农村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开发、改造。如可积极向省外、境外推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通过网上或召开推介会吸引外来投资者,加强省内外合作,建立生态旅游网络。日前,安庆市已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在细化落实的具体措施。三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安庆乡村生态环境的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塑造鲜明的安庆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这将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生态教育。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要求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有生态学知识,有生态环保意识。当前安庆乡村区域旅游经营者素质还不够高,缺少环保常识,不少游客也无环保意识,破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要搞好安庆乡村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教育。一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这是生态教育的关键,教育农民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能仅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忘记环境保护。二是从农村的娃娃抓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安庆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增加一门有关安庆生态教育的课程,从小就培养人们“爱家乡、护环境”的意识。三是完善生态旅游标识和解说系统,向游客宣传环境保护对农民、农村、农业的影响,对安庆生态环境的影响,希望游客能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四是加强对导游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职业道德、导游讲解方式等,与此相配套,旅游部门要加快编制生态旅游标准化导游词(其中涉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求导游必须学好并掌握。
(三)健全制度保障。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要促使其健康发展,一个完善的制度显得更加重要。结合编制“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针对安庆广大乡村的特殊性,制定生态旅游保护措施,进一步健全保障制度。一是可以专门就安庆乡村区域制订生态旅游专项实施标准,规范经营者在农村的旅游经营行为,防止其在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为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旅游设施提供技术标准。二是各大乡村旅游景区制订生态旅游标准来规范游客的行为,防止游客对乡村环境的破环,引导游客文明理性旅游。制度标准制订以后,严格实施是重要环节,一方面要禁止不符合生态经济和绿色发展要求的旅游企业和项目进入农村,另一方面对于游客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来确保安庆乡村生态旅游的高起点、高水平。三是设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测算机制。安庆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独特,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科学评价旅游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提。在生态旅游景区测算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承载力,为安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精心编制规划。旅游开发,规划先行。旅游整体规划要着重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景点的建设布局、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是旅游规划要做好前期论证,千万不能凭想象力的发挥来规划,要听取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当前,安庆许多农村生态旅游项目走的是一条“边开发、边建设、边规划”的道路,导致这些项目基本上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亏本或关门。一个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成功与否跟其所具的农业资源的特色、地理条件的观光价值水平、气候旅游资源条件是分不开的,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因素,在安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前必须结合安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有效的可行性分析。二是旅游规划的布局要统筹规划,要充分考虑各地方生态环境优势,进行互补性的开发。要有大旅游的发展观念,在同一个区域内要坚决杜绝同质、低效的开发。当前安庆广大农村地区的规划缺少统筹,在同一个县域出现许多基本相同的规划,比如在多个乡镇出现类型一致的农家乐生态项目,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易造成恶性竞争。三是旅游规划的制订和修编要注意层次顺序,坚决做到全市统一部署,各地齐心协力、分散实施。第一步是制订宏观总体规划,如《安庆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安庆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安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等;第二步在宏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订县域总体规划,如《岳西县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等,第三步在前面总规的基础上对各个旅游景区制定控制性详规,如《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等。
(五)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当前,安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项目很多,生态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现已建成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主要有生态园、植物园、采摘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等,这些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形式单一、模式雷同,且季节性明显,参与性不足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较少,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也不符合生态旅游的特色。因此,我们要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融合发展,想法设法推出各类特色旅游项目。比如,结合白荡湖、武昌湖湿地科考游,余湾农家欢乐游,“风雪大别山”红色旅游,禅宗寻根游和人文历史研学游等,通过举办黄梅戏艺术节、多彩大别山自行车赛和皖江皖水水上摩托艇拉力赛等大型活动和品牌赛事,不断提升安庆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青海白癜风医院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