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中路将湖泊分成东大湖和西小湖,两侧建有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
春来桃李纷纷,夏有绿荷无穷碧,秋有菱湖夜月,冬日里白雪寒梅,路旁香樟四季常青,近可观鱼戏莲叶,远可赏对岸霓虹水光相映生辉。
正因如此,作为安庆的景观大道,不少市民以及安庆地方书籍作品中将湖心中路称之为“安庆最美的道路”。
胡建生供图
湖心中路的变迁
然而,早在年以前,这条宽阔的景观路并不存在,彼时安庆仅就老城一爿,这一片是湖泊丛生的沼泽之地。
“文化大革命”期间,现在的湖心路叫红湖路,年才恢复湖心路名。
年,人民路到大湖中心一段路整修,浇筑沥青路面,其中人民路到菱湖南路一段长米,宽12米,车行道6—8米,人行道2—3米,一块板形式。
湖心中路,是在大湖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得到改造,到年7月竣工交付使用。城建档案记载:道路长米,三块板形式,砼路面,路宽25米,其中快车道宽7米,慢车道宽2×3.5米,东侧分车带宽1.5米,西侧宽1.2米,人行道连隔离带宽2×4米。
跟随史料,追溯到年湖心中路竣工之前的场景。
“那是一片沼泽和几条小道,我一直希望那里会变成杭州西湖‘苏堤’那样的道路。”家住大湖社区的退休老人陈熙康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湖每天要接纳沿湖不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同时,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的大量倾入,造成大湖湖床淤塞、垃圾成山、杂草丛生,荷枯藕死,水质变黑发臭。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相关资料显示,年,安庆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关于整治开发建设大湖的号召,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对大湖立法保护,市大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随后成立。年4月,安庆市政府在人民剧院召开了大湖风景区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分管城建的市领导作了动员报告,宣布了《大湖风景区近期建设的通告》,通告指出,“以湖心路为轴心的水面(包括现在的菱湖、莲湖、东湖、西湖)是安庆市未来的城中湖。它东起新河至菱湖新村一带,南起菱湖南路,北至菱湖北路,总面积4.75平方公里,已划规为风景区,立界保护。”
安庆地方书籍《老安庆》记载,年7月1日,大湖开发以拓宽湖心中路为开端破土动工。书中写到:当天上午7点半,湖心路路口高悬着“领导带头,大家动手,建设大湖,造福子孙”的横幅。安庆地、市领导及各系统、石化总厂、驻宜部队等余人在四华里长的湖心路工地上摆开战场,有的挥锹铲土,有的来回挑运,挥汗如雨,拉开了大湖建设的序幕。
曾经在电厂上班的陈熙康便是那人中的一位,他说:“那是个热血澎湃的时代,城市要发展、要扩张,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条在陈熙康心目中类似于“苏堤”的一条小道就在大家的挥锹铲土中升级成为连接老城区与开发区交通要道。
上世纪80年代的湖心中路胡建生供图
年湖心中路竣工交付使用之后,年,湖心南路东侧开始拆迁改建,形成道路长米,宽11米,其中慢车道6米,绿化分隔带1.5米,人行道3.5米,慢车道为沥青碎石路面,快车道坑凹地段作简易处理(年8月完工),西侧未改造。
年6月,湖心北路工程破土动工,从湖心中路向北延伸至合九铁路安庆客运站站前广场,全长米,路幅宽40米,供水、排水、电力、电讯、照明、煤气等管线也同时兴建,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
年11月湖心南路进行拓建,南起沿江东路,北至菱湖南路,全长米,路幅宽40米,铺筑砼和沥青路面5万多平方米。年9月建成通车。
年,湖心中路迎来了距今为止最近的一次改造。
随后道路改建不再提及,但菱湖风景区建设仍在不断进行,如同道路两旁日益壮大的树木,这条道路随着年岁渐长景观越来越美,成为无可争议的景观大道。
城市扩容之后道路逐渐制约着交通发展,年11月2日安庆市政府发出《关于湖心中路(菱湖南路—菱湖北路)道路工程建设的通告》:为完善城市道路路网,改善城区交通环境,市政府决定实施安庆市湖心中路(菱湖南路—菱湖北路)道路工程。
3月1日,湖心中路开始封闭施工。
牌坊记忆
坐落于湖心中路南端的古典石牌楼,是菱湖风景区一期工程规划的项目———景区牌楼门标。它于年7月开始备料动工,历时3个月,当年10月上旬,全部完成石料加工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年10月16日在能工巧匠们的手中按预定位置,组装成的石牌楼拔地而起。
胡建生供图
这座景观建筑石牌楼由块白色大理石采用浅体浮雕、高深镌刻、镂空凿剔等技法,精雕细琢组装而成,整个牌楼重约90余吨,其中 的石料主柱长达4.9米,重5吨左右。
牌楼高10.35米,宽9.5米,为四柱三门重檐形制。“三”自古就有天地万物根源之说,也反映了人、天、地和谐合一的审美观念。“偶数”是为求成双成对,不偏不倚,故牌楼的四大主柱前后雄踞8尊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石狮,象征四平八稳;飞檐翘角上的6条鳌鱼,象征“六六大顺”;牌楼大量采用龙形装饰图案、构件,体现了“龙子龙孙”对龙的崇拜。牌楼浮雕一幅幅以民间传说、传统的吉祥物为题材的精美图案,如祥云如意、复莲卷草、八仙执物、葫芦、拂帚、花扇、笛子、花篮、快板、烟筒等,暗含吉祥气数;滴水瓦铛钱币装饰,外圆内方,体现了以规矩为方圆,为民造福的追求。
牌楼门标上,正面有先人遗墨“菱湖”二字,背面为“湖光独秀”四字,书法精美,雕刻传神。
作为景区牌楼门标,它的四周配有白色大理石精雕制作的低矮围栏,栏内碧茵如毡,花草簇簇,大红绣球灯饰祥和吉庆而又热诚。两旁的环形车道往北,便是进入景区的园林大道。宜城北大门和南面江边码头中枢性干道从中穿越,交通十分繁忙。
端整、威仪、舒展大气的菱湖景区石牌坊门标,工艺精湛,寓意丰富,将安庆闪耀着历史人文之光、尽显山水园林生态之美的景观,赋予灵性,充分彰显了古城安庆的内涵。
随着道路的改造,湖心中路上陪伴安庆市民三十载的菱湖牌坊也将迁移到附近的莲湖公园内。这座古朴的牌坊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印记,见证了太多城市的发展,也代表了很多安庆人的共同回忆。听说牌坊即将要“搬家”,连日来,不少安庆市民都纷纷赶来,给牌坊拍照留念。
徐勇进摄
去年下半年,市政府就对“湖心路改造,牌坊该不该拆除”一事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安庆市民都认为牌坊“应该保留”。设计单位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之后,确定了最终方案,将车行道由原来的双向4车道改为双向6车道,将市民们 方案一经公布,立即在安庆市民中引起了热议,各大网站、朋友圈每天都被各种牌坊照片刷屏。据了解,道路改造前一天,市城建档案管理处也对湖心中路及牌坊的现状进行了拍摄,声像资料将留存归档。自此,湖心中路和牌坊将永远留在安庆的历史之中。
2月29日晚8时左右,安庆晚报记者来到了湖心中路牌坊附近。夜色中,车流依然穿梭不息,牌坊一如往常静伫在花丛之中,默默注视着这条路上的车来人往。虽然牌坊下方的几台射灯已经熄灭,但是在身后湖心中路霓虹灯和两侧风景的映衬下,在周边熙熙攘攘拍照市民的相机里,牌坊却是 的主角。
在牌坊附近,记者见到了家住附近的市民张祖顺一家五口。“虽然我们也不知道牌坊究竟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它就像是我们回家的路标。平时从来没有仔细地去观察过它,今天,我们在散步的时候特意过来看了一下,它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身后的湖心中路也依然霓虹闪烁,不断前来的拍照的人提醒着它即将离开的事实,突然间心里出现很多不舍。所以,希望一家人能够记住这个历史瞬间,记住这份感动。”
虽然不舍,但是对于湖心中路此次的改造,大家仍然表示支持和理解。“虽然对牌坊有很多的不舍,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条路的交通压力也确实太大了。此次道路综合改造之后,宽敞的湖心中路将与安庆新火车站连接,成为一条新的开阔美丽的风景大道。”市民蒋少云满怀期待地说。
对于此次牌坊迁移,安庆文史爱好者杨积盛也表示:“我是看着湖心中路从无到有,从窄到宽,从简陋到美观的。”
杨积盛向记者介绍说,“建成于30年前的菱湖牌坊,是风景区的门标,经历了30年风风雨雨,巍然屹立。在我们安庆市民的心里,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这次湖心路改造之前通过各个平台对道路规划,对牌坊的去留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提出保留和拆除两个选项,绝大多数市民毫无疑问地对拆除投了反对票。现在决定平行向东迁移米,安置在莲湖公园正对少年宫东路的小广场,我认为这是一个 的方案。”杨积盛说,这个方案既适应了城市发展道路改造的需要,又顾及了市民的乡情乡恋。以后市民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近距离观赏它。
3月2日上午,记者在湖心中路施工现场看见,工人们已经开始在牌坊周边搭建脚手架,牌坊的拆解迁建工作将正式开始。据施工方介绍,由于牌坊的工艺都是大理石建成的传统老工艺,各个大理石之间也都是采用水泥灌连,所以拆解工作较为复杂。“整个牌坊的拆解工作预计25天左右才能完成。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会尽量保证各个大理石雕刻部分的完整性,让这座充满市民怀旧情结和期待的牌坊在新的地址上巍然屹立。”施工方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说。
湖心中路改造后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大树还在吗?那些景观路灯还会有吗?路两侧的湖会变小吗?市民们以各种提问表达着对这条道路的 “湖心路是安庆市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道路,也是一条景观大道,设计从年的可研到年施工图,历时6年。”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李苹介绍,“期间广泛征集了市人大、市政协、市民的意见,并在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形成文本后上报规划局。”道路结构层、道路横断面,地下通道的布置,芙蓉桥的改造方案、双孔箱涵的改造方案等都经过规委会、专家评审会等会议明确了改造方案后再进行后续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
年11月2日,市政府发布号文——《关于湖心中路(菱湖南路—菱湖北路)道路工程建设的通告》:为完善城市道路路网,改善城区交通环境,市政府决定实施安庆市湖心中路(菱湖南路—菱湖北路)道路工程。
湖心中路南起菱湖南路,北至菱湖北路,是安庆市城市主要干道,此次改造建设包括道路、排水工程、桥涵、地下通道、交通、照明、绿化、相关管线综合改造,工程概算约为万元。
工程于年元月份开标,由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监理单位是安徽省科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期为天,具体改造内容为:对原有路面进行白加黑改造,车行道由双向4车道改为双向6车道,将牌坊迁移至莲湖公园处,增加雨、污水管道各一条,实现雨污分流,增加两道过街雨水箱涵,在菱湖公园东门到黄梅戏博物馆增设地下人行通道,对芙蓉桥进行加固等。
抛开抽象的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单位解释,建设完成后主要的改变是现状道路两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隔离带取消了,道路车行道由现状的双向4车道改为双向6车道,以提升湖心中路道路通行能力,缓解道路极度拥堵的现状。
对于市民关心的亮化、绿化以及湖面问题,设计单位工程师李苹介绍,人行道增设的路灯均采用LED节能灯;行道树在标准路段全部予以保留,在展宽路段进行移栽;同时设计时充分遵循少占水域、少占两侧用地的原则,道路改造拓宽车道后,没有占用流通的水域,仅在与宜园路交叉口处道路西侧占用了现有约88平米不流通的水域作为港湾式公交车站。
“在项目勘察设计中全面贯彻招标人的‘资源节约、环境融合、安全舒适、耐久经济’的设计理念,以安全、优质、环保、舒适、和谐为目标,把本项目建设成一条安全和谐路、生态环保路为一体的典型示范路,设计出质量优良、经久耐用、经济合理的精品工程。”设计单位工作人员介绍。
资源节约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合理利用线位资源,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建设方案,设计单位表示湖心中路项目所在区域土地资源珍贵,在设计过程当中,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现状道路红线,仅在各交叉口展宽段占用了一些现状的绿地。
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湖心中路作为一条位于湖泊之间的道路,连接着东大湖与西小湖,菱湖与莲湖,两侧更是有市民广场、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等市民休闲娱乐用地,其环境优美,在设计阶段将道路工程设计与两侧地块结合起来,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实现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道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努力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
安全舒适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主车道采用沥青加铺路面,柔性结构,增强行车舒适性,人行道采用透水结构,体现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景观及安全效果更好。
耐久经济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把道路放到环境和社会两大系统中,充分考虑后期维修和养护成本,在降低建设费用的同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3月2日下午,湖心中路,快慢车道之间的隔离带上的绿化植物基本都被挖起堆放在道路上,包括矮小的绿色灌木丛以及七叶树,施工人员将打包好植物依次送进拖斗卡车里。“送往独秀大道和新河景观带。”在现场,市重点工程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那两处目前正在进行绿化。”
而人行道上粗壮的香樟树并未破土移动,这些树木的管理单位是市园林局,该局综合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七叶树是年栽种的,比较小。而人行道上的香樟树,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栽种的,虽然湖心中路几次改造,但都并没有移动这些树木,它们也就越长越大了,此次只对快慢车道隔离带内的绿化进行移动,这些大树并不移动。”
那么道路路灯又是怎样移动呢?在现场的重点工程局工作人员指着装有红灯笼的路灯告诉记者:“这些灯是装在绿化隔离带上的,改造之后再移,装到人行道上,其他装饰性的路灯视亮灯情况和破损程度有所拆除。”据市政路灯所资料显示,湖心中路的灯具年建设安装,其中状如网拍被称作“网拍灯”,10米高共柱;8.2米不锈钢饰灯66柱。而“网拍灯”上的红灯笼是灯饰公司于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前进行加装的,不锈钢饰灯上的LED点光源也是那个时候加装而成的。
另外,湖心中路人行道上还有地埋灯,这种绿色光源的灯饰夜间亮起能够加深树木颜色,达到更好的夜间绿化视觉效果,市园林局综合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灯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安装的,此次改造中建议施工单位进行保留。
阅读
投诉
白癜风养生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