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安庆一中举行周年纪念日。
此前,学校准备制作一套明信片,校团委舒老师与我联系,让我补充一些学校内景图片,我欣然接受。因为母校,因为母校情结,记忆浮现,好像一个完整的时间轴,在镜头下渐渐地清晰起来。
7月,一中大门正在维修,整个门头覆盖了施工搭设的脚手架,我们只能从樵楼东边的侧门进入学校。侧门的显著位置张贴着喜报,报告年安庆一中高考取得的好成绩。
进入校区,长长的画廊与花岗岩扶栏间的道路,就是曾经那条长长的小巷道。
同学们还记得那条小巷道吗?军分区与一中之间一条曲折幽深的小巷道。那时,若放学晚了,走过的女生唯恐身后有哒哒的脚步声而心怀恐惧吧。
穿过第一排教学楼就是学校广场。广场很大,居中,矗立毛主席视察安庆一中的铜像。
年9月16日毛主席视察一中,这是毛主席生前唯一一次视察的中学(一中资料图片)。
铜像高2.5米,女教师正在聆听着毛主席话语,学生站在主席和教师中间,寓着以育人为中心,体现学校的使命,是安庆一中醒目的地标。
一中,百年校史,人们不会忘记第一任校长姚永概。姚永概(年—年),安徽桐城人。年创办安徽全省师范学堂就是安庆一中的前身,后易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学等。年始定名为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年至年文革时期,安庆一中更名为“安庆九一六中学”。这是76届高中同学在学校大门前的合影,不知这块牌匾是否还留存?
追溯百年,一中依旧遵循“西以强国,文者启智,商可富民,人则固本”理念,诠释一中“中西交融、文理并重”的教学方向。
校史馆,阳光洒在屋檐,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放射令人注目的光环。推门步入,可以寻觅百年校史的踪迹。
石柱,斑驳的痕迹,记录峥嵘岁月,年。
拔地而起的楠楼,书写新的校史。
绿茵茵的树木覆盖着篮球场,校园美丽如画。
后花园小径,通往高琦小学,那里有一个不大的操场,是当年一中与高琦小学共用的操场。
40年,母校的一切依旧像,高中毕业那样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