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花繁柳密处拨的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作者〡Nier
自4月1日到4月7日,上海“静态管理”整整一周,抗疫持续38天。
昔日繁华的黄浦江两岸陷入了一片寂静,美妆圈内,面对疫情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各大企业开始调整规划,做长远打算。
工厂停产、物流不畅
有外企或将下调中国业绩预期
截至4月7日下午15时,上海新冠肺炎疫情以每天数百例新增确诊,上万例新增无症状感染的速度持续扩散,仍处于令人担忧的高位运行期。
白领居家办公,工厂停工停产,快递物流和国际航运减速,品牌营销事件推迟……影响范围甚广。
按照企业官方外宣,原定4月12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欧莱雅中国旗下的奢侈高定品牌Prada美妆将迎来首秀;资生堂会首发一个针对亚洲“Z世代”男性的新奢男士护肤品牌,高端香水及彩妆品牌SergeLutens芦丹氏也在消博会首秀;雅诗兰黛和科蒂也将携旗下多个代表性品牌首次参展。但由于疫情,消博会已官宣延期,具体时间仍未确定。
近年来,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一直被各大国际美妆公司“重仓”。而最近的这波疫情正打乱外资美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节奏,无论在新品牌引入还是产品上新层面。
首先,有工厂在疫区的企业最为焦虑。
“影响很大!工厂和物流仓储都在上海,生产和发货都基本停滞了。”一位外企内部人士告诉《未来迹FutureBeauty》,备用库存能撑多久不明确,何时能复工也难做判断。
其次,虽然能居家办公,但疫情管控带来的焦虑情绪让职场人的工作效率大大下滑。
“由于静态管理居家办公,上下游也都受到封控影响,办公效率下降很多,项目推进迟缓。”另一家美妆集团内部人士表示。
最后,所有营销、上新、引新计划,“都要跟着政府政策来”是多位企业受访者共同的表态,他们也迫切的等待拐点的到来和进一步的防控政策。
据悉,和其他行业外企类似,已有不止一家跨国日化美妆公司在华单位向总部提出申请,希望下调年中国市场的业绩预期。
“如果不下调预期,下半年的业绩压力就会极大。目前我们正在向总部打报告,但具体是否批准,还要看总部对于疫情的评估。”上述人士表示。
“我们当然也希望调整KPI,中国市场承担了全球生意压力,外资公司对我们的期望太高了,是时候适度回归理性。”一位外资品牌经销商也表达了对于“减负”的希望。
也有外企人士信心十足:“中国市场依然是空间巨大的市场,只要恢复正常,一切还会好起来!”
旅游零售“马车暂缓”
五一销售成绩难测
应该下调预期的不仅中国区市场的业绩,还有令外资美妆公司一直视为增长引擎的旅游零售业务。
由于旅游零售此前对公司业绩强劲的提振作用,雅诗兰黛集团、欧莱雅集团、资生堂集团等外资美妆分别在年、年和年将旅游零售部门独立运营。科蒂公司也在最新一年的财报中大夸中国市场旅游零售和免税店销售的复苏。
但从一季度开始的疫情反复,将海南旅游零售再次推入低谷。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三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间国内:
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减少26.2%;
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减少30.9%;
游客平均出游半径同比减少44.9%;
海南省关闭景区57家,团队游锐减。
从今天开始算起,距五一黄金周只有23天。“不确定性太大了,当下疫情清零仍是第一要务,大概率不会放松流动管控,所以这个旅游高峰期也难热起来。”一位业内人士预测道。
但也有人对五一节点持乐观态度。“上海的这波疫情管控对经济影响显而易见,如果持续到五一之后,又不知道会倒下多少中小企业,相关部门应该会快速出政策应对。”
图源第一财经
把心态提起来
让策略沉下去
作为跨国美妆公司,面对疫情的抗风险能力已经是圈内最强。
多位外企受访者都表示,特殊时期公司工会的“大礼包”物资非常及时和温暖。还有人指出,和一些中小企业传出降薪相比,感觉很踏实。
“尽管直观感觉当前市场消费信心同比去年有所回落,经销压力很大,我们依然坚定地跟着这些大公司的步伐前进。”上述外资品牌代理商也表示。
中小进口品面对的困难显然更为致命:供应链问题、转线上直播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因改变策略产生的额外投放。有电商资深人士告诉《未来迹FutureBeauty》,疫情之下,香港进口的货品出现明显的滞后,这影响了一些进口品的货品管理节奏,而国内物流多地无法发货,也影响了线上的分销。
而对于中国本土品牌来说,线上销售占比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有分散风险。“新冠疫情的反复,除了让快递配送在局部地区受影响之外,其他市场销售依然能按计划进行。消博会的延期举办,不影响华熙生物的终端品牌上新等市场节奏。”华熙生物方面表示。
但把目光从企业回归到个人,焦虑更多来自于基础的生活需求。
看看这两天的朋友圈,金融圈大佬也得求拉社区面包群,创投基金经理密度最高的小区也得转移去隔离方舱。就像有人在感慨的:“饭都快吃不上了,别的问题算什么呢?”
有代理商指出,一些朋友去年相逢还意气风发,今年见面却唉声叹气,大家只能互相打气,共同面对这一波艰难的考验。“幸好三八大促算做完了,一季度的业绩还没盘出来,但预计不会好看,但只能给自己打鸡血,再次自我进化。”
悲观往往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正如一位上海业内人士的观点:“居家不是躺平,把心态提起来,让策略沉下去。”
撑住,活下来,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辜负这个春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