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
安庆简介
安庆地点
安庆市场
安庆要闻
安庆发展
安庆天气
安庆旅游
安庆信息

安庆名塔名寺,其中有两个在怀宁,你都知道

治白癜风吃什么药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61850.html

振风塔本名万佛塔,振风塔是俗名,坐落于迎江寺内大雄宝殿与毗卢殿之间。明朝隆庆二年()动工修建,至四年()竣工,距今有多年的历史,为长江沿岸名塔,被称作是“万里长江第一塔”,旧有“过了安庆不言塔”之说。

振风塔的修建有个历史故事。因“皖城诸山雄峙,西北、东南滨江平衍,形家言须镇以浮屠,青龙昂首,为人文蔚起之兆”,故明隆庆四年()年,安庆知府王宗徐与怀宁士绅於惟一、吴宗周商量建塔。相传由北京名刹白云观主张文彩设计,七层八角楼阁式砖石结构,塔高64.8米(海拔高82.74米),是国内仅次于河北开元寺塔的砖石古塔。底层供有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五佛。有砖雕线条流畅、量度合体、神态各异的小型佛像多尊,大都嵌在三、四、五层塔壁腹墙之中,仅四层就多达尊。“万佛塔”之名也缘于此。塔中还嵌有碑记51块,其中第三层就有35块,实为不多见的塔上异观奇胜。塔的每层飞檐之上瓴盖筒瓦,八角均有造型奇特的异兽口衔风铎,风吹铃响,清脆远扬。自塔底攀援至塔顶共有级梯型台阶,各层塔门回异多变,游者十有九迷。七层之上则是由多种形体组合而成的塔刹,势若利剑刺天,“浮图千尺大江隈,目级南天百粤开”,蔚为壮观。更令人惊叹的是“塔影横江”的奇幻之景。每当晴空艳阳高照之际,或冰轮当空之时、华灯初放之夜,古塔雄姿倒映大江之中,随浪涛上下而动,伴江水时隐时现,“灵光隐射,足骇天吴”。远望江中塔影“半落长江日夜流,影入江心江亦雄”。“塔影横江”为旧时怀宁十二景之一。又世传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之时,冰轮高挂苍穹,江中塔影之旁突然幻出无数塔影,五彩纷呈,煞是神妙奇绝。传说此为万里长江两岸群塔集会安庆,向振风塔作一年一度的“朝觐”盛况,为此,振风塔又有“长江塔王”之说。数百年来,风雨苍桑,“长江日浩荡,塔影流不去”。登塔如登云梯,到达顶层如人瑶台仙阙。极目远望楚天吴地景色尽收眼底。

位于五横乡白麟村大龙山东侧(俗称柴山)半山间,山下为桐城县罗岭乡境。塔为楼阁式,6方6层空心,花岗岩条石砌成,周围以出檐翘角分层,覆钵式顶,葫芦塔刹。正面第二层开门,弧形顶,有两层石门,内层为单块堵截式,外层为双扇启闭式,最下层有地宫。总高7。03米,每层高都不一样:第一层高0.70米,第二层1.5米,第三层1.68米,第四层1.18米,第五层0.74米,第六层0.68米,塔顶和塔刹高0.55米,地宫深1.5米;下层每方宽1.30米,上层每方宽0.60米。塔前有花岗岩石板地面,西侧按八字形立方柱华表一对,莲瓣华表两对。再前面有依山开挖的两层土平台。塔后1米有石碑一块,上刻楷书:“明祟祯二年乙巳冬月吉旦,圆觉庵主持僧如洙等立”。塔西60米为圆觉庵,己毁。造型简沽挺拔,石块工整,棱角分明,檐角刻制精细,线条明快,庄重清新,在明塔中别具一格。

在枞阳门外江边,现安庆市区沿江东路顶端,南临大江。初名万佛寺。明万历四十七年(),由邑绅阮自华募建。次年,明光宗朱常洛即帝位,希望佛祖保佑国运永昌,遂亲书御赐寺名“护国永昌禅寺”。明末清初兵乱中两度被毁,清顺治七年()操江巡抚李日芃时,改名为敕建迎江禅寺,俗称迎江寺。乾隆皇帝曾赐“善狮子吼”、慈禧太后赐“妙明圆镜”御匾。民国6年,慈云阁住持广法弥留之际将慈云阁、大士阁赠予迎江寺,寺规模扩大一倍余。民国7年,秋浦(今池州市)人周学熙出资修寺、塔,改建大士阁。民国30年,僧本僧、月海募建毗卢殿,装修海岛。建国后,安庆市人民政府对寺、塔彻底修葺,并勒碑记之。迎江寺是禅宗所属临济宗正宗禅林和十方选贤丛林,又是安徽省开坛放戒大丛林,一度为安徽省垣五大名寺之首,被称为“中江第一刹”,是安庆主要佛事活动场地,名僧无凡、竺安、心坚、月霞、本僧、月海都曾在迎江寺任过住持。

迎江寺占地2.2万平方米,规模之大为中江之冠。全寺由殿、阁、楼、堂、寮房、林园、杰塔等古建筑有机组合而成,布局之巧是安徽寺庙之最。寺门上方镶嵌着清光绪帝亲笔御书的“迎江寺”楷书镂金寺匾。尤为奇特的是“寺”字竟然无故缺点,是偶尔失落还是匠心独运?为千古之谜。山门左右各置有重逾3吨的大铁锚,寓意安庆城为船,塔为桅,故置铁锚镇之,为国内寺庙所仅有。人山门即为天王殿,自天王殿后而出,沿28级石阶而上,即是全国佛协会长赵朴初题书殿额、面积达多平方米的大雄宝殿。殿中枋梁之上高悬着“善狮子吼”和“妙明圆镜”两块黑底鎏金字匾和桐城女居士姚杨慈敬献的写有“佛光普照”的匾额。大殿陈列有民国元老许世英所撰对联:“心本无佛佛无心礼坐上金容何殊幻相;色即是空空是色对大江明月莫问前身。”毗卢大殿面积宽达多平方米,后殿是大如巨屏的“观音海岛”浮雕全景。海岛佛台上四海龙王朝观音等以惟妙惟肖,多姿多彩。最后一进是面积达平方米的藏经楼。一楼宽敞的法堂中供奉着从缅甸请来的、高达1.5米的玉佛1尊和铜佛1尊。四壁皆是寺中名僧懒悟的山水画精品。二楼是珍藏经书之处,其中明光宗朱常洛所敕赐的《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套及附《心经》为国内寺院中罕见的珍品。天王殿之东是历史名楼迎江寺茶楼,以荤名素菜而闻名于世。寺内西北占地1平方米的宜园内,有放生池、五角攒尖亭、湖石假山,小溪流水,花木扶疏,是佛门静地独具野趣的幽境。另有云水堂、祖师堂、斋堂、寮房等。全寺大小神龛中供奉多尊佛像,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有兴入寺,可尽览佛门遗胜、禅林瑰宝。

位于洪铺镇女儿岭西侧半山腰,雪山洞为寒武纪石灰岩溶洞,深50米,最高处5米,曲折下行,宽广处如大厅,可容纳百人。洞内有依石壁佛像,洞门上有砖砌三层斗拱牌楼,上书“岩脱金身”4字。普陀寺依洞而建,门头匾额为清咸丰二年()所建。

据传,广王乃是后粱皇帝朱全温之长兄朱全昱,安徽砀山县午里沟人。一次朱全温生病,很想长兄全昱来看他,派人到砀山去请,被错传为捉拿。全昱于是向南逃亡至皖水东岸。后回到砀山,被封为广王,死后加封为帝。广王庙位于小市镇良湖村。背负山峦,面向皖水。面积约平方米。中殿设有广王大帝神龛,神龛两旁有副对联,曰:身隐砀山,生耻封王死作帝;灵昭皖水,功名及物德嘉民。解放前每年农历2月间,广王大帝要到方圆百里内巡游一次,涉及潜怀两县的小市、梅城、油坝、三祝等地。广王所到之处,都要设台,陈列香几接驾,盛会3天,称为广王会,参加者数以万计。

文/怀宁县志办,陈何来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qingzx.com/aqyw/12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