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
安庆简介
安庆地点
安庆市场
安庆要闻
安庆发展
安庆天气
安庆旅游
安庆信息

浅谈安庆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二

安庆市历史建筑的分类

根据安庆市现存历史建筑的功能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一)公共建筑类。现存一般有以下六类:

  办公类建筑:如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中共安徽地委旧址、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菱湖公园办公楼等。

  各类学校、图书馆等公益性建筑:如“敬敷书院旧址、圣保罗中学校长楼旧址、崇文中学旧址、国立安徽大学旧址、安徽省立图书馆旧址”等。

  宗教类建筑:如迎江寺、宝善庵、天主堂、天主教伯多禄教堂旧址、南关清真寺、中华圣公会天恩堂旧址、圣救主座堂、圣诞堂等;

  各类实业、服务业建筑:民国时期安庆的金融、服务业较为发达,现存有安徽劝业场旧址、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安徽银元局旧址、胡玉美酱园、迎江楼、老宝成金号旧址等;

  医院、药房类建筑:如张立达堂旧址、余良卿膏药店旧址、医院旧址等;

  与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建筑:如徐锡麟安庆起义旧址、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熊范二烈士专祠旧址、任弼时狱中斗争旧址等。

(二)近代产业建筑

  “年秋末,两江总督曾国藩筹设安庆内军械所,并于次年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蒸汽轮船,其为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第一座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和造船工业的起点。”28年后的年,“当时在省城安庆主管电报业务的候补知州彭名保,在安庆城南黄甲山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部电话机,取名“传声器”。

  由此可以说安庆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安庆市仍保留有如“安庆内军械所旧址”、“安庆电报局旧址”等与近代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历史建筑。

(三)城市标志性建筑

  城市标志性建筑也称城市地标建筑,是指能充分展示一座城市精神风貌和形象特点的建筑。自清康熙六年(年)至年安庆解放,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庆现存历史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代表着安庆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了安徽省的地域文化和地域性格特点。

  位于“安庆城东迎江寺内的振风塔建于明隆庆二年(),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自清至民国时期,振风塔一直是安徽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特别是在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和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货币上均选用了振风塔作为背景图案,由此可见其影响力和知名度。

  “始建于元至正十一年(年),拥有近多年历史的安庆谯楼为安庆市区现存历史最为悠久且主体建筑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原为安庆府署望楼,清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今南京)迁驻安庆,司署就设在谯楼内原府署大院。谯楼由此由府署望楼升格为司署望楼,成为安徽分省自治的标志性建筑。谯楼也因地位的升格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安徽省的标志性建筑。”

(四)民居类建筑。一般分为以下两类:

  名人故居:是指名人出生、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或在安庆居住期间作出了一生中重大业绩的名人住宅建筑。如“马大用探花第、痘神庵(邓石如读书处)、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陈独秀故居、戴世璜故居别墅、张恨水故居旧址、光明甫故居旧址、严凤英故居旧址等。”

  普通民居:安庆历史建筑中的普通民居,大多是指以安庆本土建筑风格“皖派建筑”为代表的历史建筑。笔者曾多次与研究安庆地方文史的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致认为,与徽派建筑相比,皖派建筑有着自身鲜明的形象和特点。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

  与徽派建筑注重装饰相比,皖派建筑更注重建筑本身的实用性和简约性。皖派建筑以小洋瓦、青砖、鹅卵石等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穿枋混合抬梁、单叠式马头墙等为主要建筑特点。现存的民居类历史建筑以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居多,主要分布于安庆城南南水关和城西“大观亭——大王庙历史文化街区”,如位于“大观亭——大王庙历史文化街区”的市级文保对象“谢家老屋”和位于大南门街的“雷家老屋”就是皖派建筑的代表。

(作者: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江军)

相关文章:

安庆县下坡

解放初期安庆城的卷烟厂

申报国保:陈独秀墓

你知道安庆最古老,最完整的古建筑是这里吗?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qingzx.com/aqyw/11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