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我们身边好像突然冒出了很多
一个叫自贸区的地方
以前还只是分布在上海、海南这类沿海城市,这几年已经发展到了中西部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年9月,北京、安徽、湖南也在省内划出一片地方,要做自由贸易试验区
从年到年,过去7年,我们的自贸区数量扩容了6次
6次加起来,现在一共有,1+3+7+1+6+3=21个自贸区
说实在的,自贸区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自贸区?
这跟我们每个人有关系吗
01自贸区,就是买东西便宜?
很多人对自贸区的理解还停留在“买东西便宜”这件事上
这么说确实没错,自贸区里面的国外商品,因为有关税优惠或者直接0关税,所以商品价格比自贸区之外的市场,要便宜10%至30%
但如果我们把自贸区仅仅看作类似机场免税店存在的话,那就不对了
自贸区对我们未来每个人的影响可没那么简单
那自贸区到底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超大的问题,我们分2步就好
第1步,弄清楚什么是保税区
粗糙点说,自贸区,就是升级版的保税区,那保税区又是什么
我们知道国外商品进入国内,都需要缴纳关税,不管你这批货物最后销不销售、销往哪里,只要进入中国,就要受到我国海关监管,还有缴纳关税
国内的企业也是,比如说,国外电商上有买家要从中国买一件商品,如果下单后再从中国发货,那快递真的要走好久好久
所以卖家们,会选择先把货物成批运国外去,先交一道关税
但这批货物并不代表能全部卖出去对不,那销售不完的货物再运回来吧
可以,但是再运回来,还要交一道进口关税,假设进出口关税分别是13个点,那一进一出就是26个点
也就说,反反复复下来,东西没卖出去,关税倒交了两遍
久而久之,国外企业就不太愿意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
于是,保税区就出现了,这是中国海关和当地政府共同划出的一块地方,然后可以让进出口货物
暂时停放在这里,不收关税
国外企业可以先将货物运往保税区存放,确定进入中国销售,再行缴纳关税;如果再运往别的国家,那就直接拉走,无需再缴纳关税
这么一来,双方交易成本就降低了
紧接着,对于国外的企业来说,它会琢磨,如果我把半成品货物运到保税区,然后在中国组装,再进行销售呢,这是不是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
对于中国来说,再加工,则意味着另外一笔收入,也意味着更多工作岗位,于是,保税区也开展了部分加工制造业
但这里的加工制造业发展十分受限,因为保税区就那么大,货物放进去,再放一些简单的加工工厂就没有更多的地方了
于是保税区的升级版就来了
02自贸区,升级版的保税区
除了保税区的税费优惠、海关行政效率优化等更好的营商环境,自贸区在这个基础上
还可以让国内外企业在自贸区里面办厂
这就是了解自贸区的第2步,跟保税区不同的是,自贸区非常大
就以临港自贸区为例,这里被划成了9个片区
像新兴产业片区、综合产业片区这类片区,都分布很多类似出口贸易公司、物流类公司等等
也就是说,自贸区不仅可以吸引国外企业在这里办厂,还会做好引进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工作
我们为什么愿意做这件事
以临港自贸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例
如果这个厂落在非自贸区,那它所有的配件进入国内都要交关税,如果再运往其他国家,那还得再交一次出口关税
但这是自贸区,特斯拉部分配件拉过来无需缴纳关税,然后再经过自贸区内其他配套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就可以进行销售了
这时候如果销售国外也无需交关税,要进入中国,再缴纳关税
可能有人会纳闷,那我们不是损失了不少关税
而且我们引进特斯拉,也突破了很多政策限制,比如说比较有突破性的一条就是,让特斯拉%持股
要知道中国的外资汽车企业,必须以中外合资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像宝马、奔驰都是如此,
那给特斯拉这样的特权,我们图什么
特斯拉的投资?还是每年缴纳的税费?都不是
其实各位要看清,我们不仅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