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老卫校原址,现为百花亭佳苑历史上的大观亭(资料图)年安庆沦陷后,大观亭屡遭日军飞机轰炸。到抗战胜利,大观亭破败不堪,只剩下残墙断垣。解放后,大观亭旧址改建为大观亭小学。(大观亭小学已停办)大观亭盼待市政府按原貌重建!
如今的御碑亭的御碑已经换了。
关于焚烟亭
年9月中旬的一天,安庆水上巡警从英国船上查获私运鸦片7箱20包,价值万元。安徽都督柏文蔚接到报告后,立即下令予以全部没收,并不顾英国炮舰的威胁在都督府门前焚烧。有人写诗赞曰:“百年相望正遥遥,一举重将毒物烧;夹岸万人齐鼓掌,笑看敌舰已惊逃。”
孙中山得知柏文蔚的焚烟行动后,给予了高度赞扬。10月23日,从上海到汉口的他决定在安庆停船上岸,演讲道:“禁烟事办理最认真者要算贵省,办理亦颇得法。。。。贵省焚烟办法,实可为各省模范。”
为纪念这次焚烟壮举和孙中山先生的安庆之行,在柏文蔚先生忌辰四十周年之际,年5月,安庆市人民政府在当年中山先生登岸演讲处修建了焚烟亭。
每当夕阳西下,如火的晚霞熏染着焚烟亭,仿佛看见一百年前安庆人民焚烧鸦片的熊熊烈火。
但是,将近三十年已逝,目前焚烟亭残破不堪,台阶及平台的石围栏倒塌,照明线路早已损坏,亭内处处涂鸦污秽。数公里沿江景观带赏心悦目,唯独此处惨不忍睹。几年来,市民议论,媒体曝光,皆无济于事。原因是此处没有管理部门,谁都不管,找谁都没用。年是安庆焚烟一百周年,市民在市民心声网站发帖,呼吁维修焚烟亭,市建委、市水利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和长江河道管理局一分局在回复中踢起了皮球,互相推诿,都说焚烟亭不属本单位管理职责。结果网站管理员只好删除了帖子,建议通过其他途径反映,不了了之。时至今日,颓像依旧。
关于‘夜月亭’
‘菱湖夜月’,安庆著名美景。
与此景相互辉映的就是‘夜月亭’。到底是因亭而取景,还是因景而建亭,不得而知。
这是最早的亭与景合一的老照片。这个亭子是不是有名字,是不是就叫‘夜月亭’,也不得而知。
这是建于一百年前的菱湖‘纯阳阁’。上图为局部放大。
纯阳阁建造者舒鸿贻,热衷于政治的同时,也热衷于道教。纯阳阁就是他独自出资在公园内修建的景观。我们现在看的纯阳阁照片,摄于民国14年前后,拍摄者,安徽邮务管理局首任华籍邮务长刘建侯。在他的镜头下,纯阳阁四角两层,飞檐翘角,回廊萦绕,既有古典风韵,又有张扬个性。”
纯阳阁毁于何时没有查到资料,但是可以肯定,后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夜月亭’,一定是和‘纯阳阁’一脉相承的。因为:一,几乎一样的上下两层,上四角、下八角造型;二,具体位置,
安庆老城闲人在博客里引用了郁达夫在小说《茫茫夜》里的描述:“穿过了公园西北面的空亭,走上园中大路的时候,质夫邀亦安上东面水田里的纯阳阁里去。”这和现在‘夜月亭’的位置完全一致。以上是年的图片。年对‘夜月亭’进行了全面修缮。局部有很明显的改变。
年4月29日,少见的狂风暴雨,吹倒了亭子旁边的大树,巨大的树冠把木结构的‘夜月亭’整个压趴下了。
看到这幅惨状,我们唏嘘不已。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它重新伫立。
令人欣喜的是,两个月之后原址上就开始搭脚手架,到八月底新的‘夜月亭’主体框架就完成了,全钢筋混凝土结构,比原来的更高大。
国庆节,新的‘夜月亭’落架开放,此时距垮塌只有天。这在我们看来是难得的高速度。年中秋,月儿格外圆。菱湖夜月美轮美奂。
关于御碑亭
安庆历史上的御碑数量多,御碑亭也不少。他们大多设立在各官府衙门、府县学宫、文武城隍、寺观庙宇之中,但最著名的御碑及御碑亭,要算安庆城内三牌楼奉龙亭的一十三块御碑及万寿宫御碑亭。
三牌楼,即今安庆城内四牌楼街与钱牌楼街交叉口至吕八街南段这条古街。奉龙亭,在今工人之家操场南围墙附近。万寿宫,即今老体委三代会旧址北侧住宅小区。御碑亭广场,也就是今天安庆市人民路商业步行街老安庆商都门前场地。
清道光年间修纂《懷寧縣誌》中「城郭城衢圖」之御碑亭
清光绪年间修纂《重修安徽通誌》中光绪初「省城圖」之御碑亭
清光緒三十三年測繪《安徽省城廂圖》中「安慶府城圖」之万寿宫与御碑亭
人民路改造将原来的钟楼广场更名为御碑亭广场,并建造了御碑亭,很合民意,只是那碑,刻上‘御碑亭’三个大字,不伦不类,贻笑大方。市民纷纷吐槽,御碑也只好长时间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近,碑换了。选了圣旨中的八个字。贪黩毋宥,廉善是推。意思是反腐倡廉,切合当下。宥,赦免。
关于百花亭
历史上的百花亭只是老城墙的附属物,正确叫法应该叫角楼,是建在城墙四角上专门用于瞭望的建筑。这样的角楼,老城墙上共有3处,西北角为黄花亭,东北角为百花亭,东南角为菜花亭。其中百花亭名声最大,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湘军克复安庆省城图”(《湘军平定粤战图》)上,东北角仅次于城门楼的建筑,就是百花亭。而徐锡麟刺杀恩铭的起义,更是把百花亭的名声,推向了中国,推向了世界。随着城墙的拆毁,百花亭也归于湮灭。
年,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自立煌迁入安庆(后改名为卫校),次年在药圃“蘅兰径”内建起新的百花亭,成为新景观。
随着老城改造,卫校迁出城区,此处被开发成住宅小区,亭子被拆。在市民强烈呼吁下,开发商复建了百花亭。年9月,拍下了新亭子的照片。
有些人认为此百花亭非彼百花亭,三座百花亭坐落地点不同,亭子样式各异。可更多的市民认为百花亭是一脉相承的,她承载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记忆。
关于大观亭
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安庆知府陆珂为缅怀元代淮南行省左丞余阙拒降红巾军战守安庆不屈之功德,在其公祠西面清水塘附近的山丘上筑台建亭。明嘉靖四年(),亭成。蔚为大观,陆珂睹物生情,于是命名大观亭。系两层砖木结构,画栋飞檐,负山面江,环境清雅,素称“皖省第一名胜之区”,被列为“宜城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留有大量诗词、楹联。清咸丰年间,兵燹亭毁。同治年虽有重建,但由于世事乖谬,兵荒马乱,各处景点渐渐破败。年,安庆沦陷,曾两次重建的大观亭成了日军飞机轰炸的主要目标。到抗日战争结束,整个大观亭景区的建筑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
百花亭其实是不同时期,相隔不远不同地点的四座亭。
一:城墙角百花亭,后被太平军改建成炮楼。
二:安庆女中(今二中)百花亭,清末民初,见证辛亥革命重大历史事件,最有研究价值的百花亭。
此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张照片的底片,右上是百花亭。
三:卫校百花亭,期间经过多次翻修。亭旁的池塘在本世纪初被填。亭几年前被拆除。
四:‘百花亭佳苑’百花亭。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