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
安庆简介
安庆地点
安庆市场
安庆要闻
安庆发展
安庆天气
安庆旅游
安庆信息

皇苑牡丹民间传奇安徽安庆怀宁县小市镇求

古树名木

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求雨村李家破屋牡丹(以下简称“小市牡丹”),民间称为“乾隆牡丹”,历史悠久,传闻神奇。据考证小市牡丹有多年历史,二零一一年安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市牡丹“古树名木”牌匾。现今,小市牡丹,枝繁叶茂,花开似锦,清香四溢,盛负“花开富贵、国色天香”的美誉!每年清明至谷雨的时候,正是当地百姓拜花赏花季节,八方游客无不叹为观止。

前世今身

小市牡丹,在民俗传闻中视为“皇家贵种”。据李氏家谱考证,当系李氏十三世祖李真宠公于清康熙年间从洛阳皇家上林苑移植而来,落户民间李氏家园。因受到当地民众顶礼膜拜,精心养护,历世三百二十多年。清同治年间,潜山县长漆某前来拜花,题诗一首:“上林一别几经年,重睹君颜涉趣前。寄语洛阳旧相识,冰心一片倚先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安徽省文史馆员夏天演公亲自查阅李氏宗谱,召集遗老调查座谈,对小市牡丹史迹进行据实考证,专题撰文上报安徽省政府参事室,以证小市牡丹皇家根源,品种高贵,源远流长。

倾国倾城

据史料记载,牡丹唐开元中盛于长安,至于宋代以洛阳第一。他花皆以本名,唯有牡丹独言花,故有花王之称。唐刘禹锡赏牡丹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李白为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题诗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盛赞牡丹倾国倾城。小市牡丹花品种独特,源于洛阳上林苑贵种,民间称“五彩珍珠”:花具扁平形,呈白玉色,复瓣黄心,花瓣围绕黄色心芯有淡红、水红、半红半白等五种颜色,环心绽放,渐次缤纷,玉质娇嫩,淡香清馨,姿容华贵。当地百姓称小市牡丹有“三奇”:寿奇,三百多年康健;色奇,五彩珍珠色;香奇,幽香远溢,诚者闻馨。如今,赢得了当代众多书画家前往临摹,法道自然,以探求小市牡丹国色天香的神韵。

富贵吉祥

小市牡丹历史悠久,已经形成老百姓祈求富贵吉祥的精神图腾,对当地群众民俗生活影响深远。小市牡丹在康熙年间栽培时就隆重举行拜祭仪式。李族真宠公以官轿迎来牡丹花苗,请风水先生择吉日、选宝地栽植牡丹,杀猪宰羊、摆放香案,叩头跪拜、鸣放鞭炮,增添牡丹灵性和贵气,树立了族人保护花王、敬畏自然的民俗意识。李氏族人每逢传统节日必先拜牡丹,以保佑族人吉祥如意。七里八乡民众如有孩子考试,如有经商开业,如有新婚嫁娶等喜事,不少人都要敬拜牡丹,祈求富贵吉祥。百上鲜花,金凤来仪,预示盛世开元,国强民富。乡间百姓中还有许多关于牡丹具有灵性和贵气的美丽传说。名人贤达也以拜赏牡丹为雅事,以花名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纵使归隐田园,也要像牡丹一样,超凡脱俗,恬淡自适,洁身自好,身处民间,赐福百姓。以诗为证:“京洛移来上苑花,仙姿曾住帝王家。沉香亭畔朱栏护,涉趣堂前碧水斜。二百年来辞锦绣,三千里外伴烟霞。几经浩劫今犹在,依旧春风度岁华。”

注:资料来源于《小市求雨牡丹故事传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qingzx.com/aqfz/13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