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
安庆简介
安庆地点
安庆市场
安庆要闻
安庆发展
安庆天气
安庆旅游
安庆信息

我们的节日腊八节

腊八民谣

小孩小孩你别谗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

  在我国古代,天子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祷祝。

  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献,表示庆丰收之意。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进行的。腊月初八日亦称腊八。

  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祝与粥同音,于是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行祷祝。

  腊八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含义是用干物煮粥,敬献农神,进行祷祝,祈求保佑,以庆丰收。

腊八粥

腊八传说

传说一

  腊八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三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四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诗选

腊八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日》——(唐)杜甫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腊八粥

腊八蒜

腊八豆炒蛋

腊八豆腐

一碗甜甜腊八粥,

几许悠悠真挚情;

爱心熬尽苦辣酸,

甜美的感觉心头满。

送上吉祥腊八的信件,

从我的手里到你的心间,

祝福万事都如愿。

腊八节,

团团祝大家腊八节快乐。

素材:来自互联网资源

编辑:刘华国

校对:余君枝、段海玲、张慧、陶杰

审核:陈颖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qingzx.com/aqjj/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