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檀皮树(俗称“粑叶树”)的叶子
一年一次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是在为放假庆祝呢?还是在嘴馋美味的粽子呢?不过,你是否全面的了解我们安庆的端午习俗呢?是否还只停留在粽子、赛龙舟的印象中呢?那么现在小编,就带你了解不一样的端午。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安庆的端午习俗和全国许多地方大同小异。然而,我们地处吴头楚尾的安庆端午风俗,也有着明显的吴楚文化交融的特色,做“端午粑”即为特色之一。时至今日,虽然不能和粽子、绿豆糕一样登上大雅之堂,但它却一直以新收小麦独有的清香被人们传承下来。
安庆端午粑——青檀皮小麦粑。端午佳节,除了摘艾叶,在我们安庆每当过节的时候,孩子们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摘粑叶,粑叶一般采用一种叫青檀皮树(俗称“粑叶树”)的叶子,这选粑叶也特别有讲究的,既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老的粑叶蒸出来就会失去原本的天然香味,而嫩的粑叶又容易粘在麦粑上不易剥落。在我们儿时的印象中,每次摘粑叶都是外婆亲口告诉我们哪地方的“粑树叶”又大又圆,到时候我们去剪就是了。粑叶作为端午粑的一部分,食材面粉的选取也是尤为重要,所用面粉通常是自家种的当季小麦,形似手掌大,一面因发酵而突起,里面无任何馅料。
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凉亭村杨丽萍就已经开始做粑了
端午节前夕,在我们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凉亭村,女主人杨丽萍就已经开始做粑了,先在面粉中加入酵母,再将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面团上劲后,放置在盆钵中,盖上一块干净的棉布,既防灰尘虫蚁,又为面粉发酵保温。杨丽萍告诉我们记者,水与面粉的配比,面团中老面酵的比例,揉面时的手感和力道,都会影响这小麦粑的最终口感。第二天早上,等面团全部发开,既正是做粑了。圆面饼上蒸笼后,被架在大铁锅上,通常要架上三四层蒸屉。在锅里坐上水,然后开始用大火烧水蒸粑。十几分钟后,面粉和粑叶在蒸汽的催动下,散发出阵阵清香满溢在整个厨房中。
当季的小麦配上天然香味的粑叶酝酿出香甜可口的“青檀皮小麦粑”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交界第一洲,在我们的家乡安庆,这端午粑传承至今已有百年,收获着当季的小麦,吃上一口新麦做的粑,小麦的香甜滋糯,粑叶的天然香味瞬间就打通你的味蕾。吃的时候,只需提着细长的叶梗,慢慢揭掉青檀叶,轻轻地咬上一口,味道可谓又嫩又软,又香又甜;吃完一块赶紧再拿一块,末了,舔舔手指,仿佛一手都有隐隐的清香;如果再蘸上一碟自家新酿的菜花蜜,那美在心里的滋味就甭提了。端午粑又分自家吃和上门送礼之用。在我们安庆农村,上门粑通常是认亲的女婿专程制作给丈母娘家享用,因此都要讲端午粑”打扮”一番:将筷子头破成四瓣,点上红色颜料,在粑突出的中央点上一个图案,代表喜庆吉祥。如今,各种面粉制造的食品已遍布大街小巷,但这种用料自产、制作天然的传统端午粑还一直流传在安庆城乡大地。
当季的小麦配上天然香味的粑叶酝酿出香甜可口的“青檀皮小麦粑”
端午的习俗可谓是丰富多彩,在每一个习俗的背后也有着它独特的意义。
安庆广播电视台记者江源报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