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骨科是世界首例“断指再植”的摇篮,是“中国手”的发源地……
"
医院骨科是世界首例“断指再植”的摇篮,是“中国手”的发源地,卫生部首批临床国家重点专科,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建设单位,拥有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AO创伤骨科(中国)培训中心、国际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等研究及培训机构,以及骨科及运动医学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度中国医学医院科技影响力骨外科学排行榜,医院骨科位居第一。
医院骨科拥有核定床位张,设有修复重建(含断肢病房)、创伤、关节、关节镜、脊柱、骨肿瘤、小儿、足踝等8个专业12个亚学科。骨科现有医师人,其中正高17人,副高29人,全科95%人员拥有研究生学历。年门急诊总量60.26万人次,出院病人2.37万人次,总手术量3.56万人次,平均住院日6.49天。
医院骨科是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以学科齐全综合实力见长的“航空母舰”级大骨科。
老一辈的科室领军人物陈中伟教授、于仲嘉教授、曾炳芳教授在不同时期为科室的各方面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及巨大的成就。
科室学科带头人张长青教授任医院副院长,在国内最早开展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目前已累计完成手术超过例,成功率达80%以上,居国际先进水平。在青少年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不连、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研究以及PRP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计划,卫生部中青年优秀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十佳”医生等,担任亚太修复重建外科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等职。
骨科行政主任柴益民教授主要致力于显微修复重建专业,首次设计并报道了带穿支蒂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提出了“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新概念,并应用于临床,将皮瓣的存活率从既往的90%提高至9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慢性骨髓炎、皮瓣存活机制及可吸收金属的研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项5项;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岗位能手等称号。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任委、OTC中国区主席等职。
目前骨科学科专业临床特色包括断肢(指)再植、手再造、穿支皮瓣及组合皮瓣修复、急诊创伤修复等显微外科手术、复杂肢体畸形外固定支架矫正、游离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骨盆及髋臼骨折、关节周围骨折、关节镜下复杂韧带重建、复杂缺损关节置换及关节返修、颈腰椎退变外科手术、小儿脊柱畸形矫正、骨盆及四肢骨肿瘤切除的生物学重建、足踝先天及后天性畸形的矫正等。
科研方面,骨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1人。每年毕业研究生50人左右。近五年来,共发表SCI论文篇,牵头承担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项目1项(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4项、省部级课题65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申请专利60余项,临床成果转化1项。学术兼职包括国际AO内固定学会中国区资深理事、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亚太区主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亚太显微修复外科学会主席、OTC中国部执行委员会主席、上海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显微外科主任委员等。
教学方面,六院骨科参与交大医学院五年制、八年制及4+4学制教学工作,曾获得过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交大医学院精品课程、市教委精品课程、交大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等教学成果。六院骨科是上海卫计委骨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6项,培训各级各类专业人员余人次。每年招收全国各地进修医生人。人才培养方面,与美国梅奥诊所、匹兹堡大学、耶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及人才培训,定期选派优秀青年骨干轮训,加快青年人才的成长。近5年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先后获得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计委、交大医学院等各类人才计划20余人次。而且最近还新开了这个科室白斑医院哪家好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