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安庆潜山天柱山三祖禅寺景区
三祖寺简介
三祖寺坐落在大别山东南麓的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处的谷口凤形山上,占地面积7.04平方公里。三祖禅寺在南朝梁武帝时开山,原名山谷寺,后因禅宗三祖僧璨在此驻锡,故名三祖寺。三祖寺曾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文人游寺题诗。有诗云“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三祖寺坐落在大别山东南麓的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处的谷口凤形山上。
气候
三祖寺属北亚热带季风侯区,年平均温度16.4℃,年平均降水日为天,平均日照总数为.7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受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控制,气温较低,雨量较少;夏季受东南季风气候影响,气温较高,雨量较多。
三祖寺建筑在凤形山的南北走向上,从山门殿到觉寂塔,占地面积7.04平方公里。最南边的建筑为山门殿,由通天阶往上为天王殿,再往北依次为大雄宝殿、千佛殿、祖师殿、觉寂塔。
主要建筑
山门殿
山门殿在三祖山脚,由门厅、耳室和寮舍组合而成。门厅为山门殿的主体建筑,楼阁式,砖木混凝土结构。正厅宽11米,进深7米,三门并立。正门名“般若门”,东门名“解脱”,西门名“精进门”。在正门楣上方,门前,有一对2.8米高的青灰色花岗石雕坐狮。门厅内东西两侧,有7.5米高的“金刚力士”塑像,俗称“哼”、“哈”二将。通天阶是山门殿通向天王殿的石级通道,全程60级,宽2.5米,垂直高度15米,坡度为30度角。依山势叠砌梯形台式花坛,占地面积余平方米,坛内种植着四季花卉。
天王殿
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及韦驮塑像的殿堂,为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寺院的重殿之一。天王殿纯砖无梁结构,攒尖6角,内穹无梁,亦称“六角无梁殿”。顶高12米,檐高8米,东西跨度与南北进深均8米。殿门楣上,嵌有水泥磨砂“天王殿”黑底金字匾额一方。殿门东墙壁,嵌镶国务院于年4月9日批准的“全国重点寺庙乾元禅寺”的大理石质匾额;殿门西墙壁,也嵌有怀邑弟子吴福余敬赠的“佛光普照”和“功德福田”的大理石质碑额。殿顶六条瓴脊,饰有六条游龙。天王殿内,居中的供坛上,供奉着铜铸大肚弥勒佛像,四周分别供置6米高的四大天王塑像。与弥勒佛像向背而立的,是铜铸韦驮像——释迦牟尼的护法天神。
大雄宝殿
三祖寺的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同时建成。始为乾元阁,年,三祖寺方丈月海、监院宏超将塔前拜殿改建成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其殿基高出天王殿4米,是歇山式殿宇,砖木混凝土结构。殿脊高17米,檐高10米,东西跨度25米,南北进深17.5米。殿内8柱架枋,5枋架梁。四壁嵌枋桃梁,四楞桃梁撑角。嵌枋和挑梁上,遍绘龙凤、狮麟等珍禽异兽及奇花异卉图案。正门4扇,窗开8面,都有镂格雕花。正门楣上,悬置木质黑底金字赵补初手书“大雄宝殿”匾额。门前丹墀内,分东西对置一对高2米的青灰色花岗石质坐狮石雕。石狮之间,安置一只铁宝鼎。丹墀东西宽25米,南北深8米。南沿中段,建有4米宽的混凝结构的挑台,直抵天王殿后墙。丹墀的东、西、南3南边沿的挑台的东西两沿,用汉白玉砌围栏。栏高1.2米,22柱,柱头及栏板上,均饰有浮雕花卉图案。殿内正厅,供奉一尊汉白玉石释迦牟尼佛像。释迦像的在右,供奉其弟子迦叶和阿难的汉白玉石雕像。释迦像的前面,供置一尊铜铸释迦太子像。在释迦像的背后,是“海岛仙山”的大型浮雕。正厅后侧,分东西供置文殊塑像。大殿地面都用花岗石铺成。
千佛殿
三祖寺5大重殿之一,为砖木混凝土结构的无梁式殿宇,建筑面积平方米,攒尖4角,灰墙白疑缝,琉璃黄瓦。顶高12米,檐高8米。殿门楣上,嵌有水泥磨砂仿赵朴初手体“千佛殿”匾额。殿门两侧,悬置一副木质黑底金字仿赵朴初手体的“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的联语。殿门前正中的石阶上,安置一只铁宝鼎。大殿中央2米高的供坛上,供奉首一尊木质装金毗卢遮那佛像。殿内四壁的千余个砖砌小佛龛中,供置千余尊陶质鎏铜小佛像,与毗卢遮那佛像成为一组“千佛朝毗卢”群像。重新供置塑制的三祖僧璨像。塔顶相轮,由8条铁链分别牵制于塔体顶层8角,铁链上都系铃铎。
祖师殿
三祖寺5大重殿之一。此殿为楼阁式建筑,硬山重檐,上下2层。上层为藏经阁,内藏有《大藏经》等及其它典籍千余卷(册)。在上层楼檐正中下方,悬置木质黑底金字赵朴初手书“藏经阁”匾额。下层是祖师殿,为3间通间,中有4柱架楼。在殿门及窗棂上,都镂有雕花图案。在两层楼檐正面的嵌梁、撑解和内枋上,绘有“唐僧取经”的彩色浮雕。殿门前有廊,殿廊两端,分置钟鼓。正门楣上,悬置五方木质黑底金字“祖师殿”匾额。正厅中央的供坛上,供奉铜铸达摩、慧可、僧璨三祖师像;正厅东后侧,供奉一尊铜铸宝志禅师肩扛锡杖的立身像。正厅供坛的后面,有楼梯通向藏经阁。
觉寂塔
俗称三祖塔,在千佛殿北侧。此塔原于唐玄宗天宝四载(公元年)舒州别驾李常捐建,代宗李豫于大历七年(公元年)赐名“觉寂塔”。觉寂塔是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5层7级;8方4门,出入相制。塔体通高30余米,外壁镂有砖质佛像近千尊。每层外廊都砌有80百米高的砖栏环围。塔底层南窦,原龛置一尊李常塑的僧璨舍利像。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重新供置塑制的三祖僧璨像。
著名高僧
禅宗四祖道信,俗称司马,河南沁阳人。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年),来皖公山礼谒僧璨,求其解脱法门。僧璨收其为徒,在身边服劳九载。仁寿元年(年),道信承传了僧璨衣钵在山谷寺驻锡,炀帝大业十三年(年)离开山谷寺,时间长达廿五年。
智岩,俗姓华,江苏丹阳人。唐高祖武德初(年)入舒州皖公山山谷寺,从宝月禅师为弟子。在住寺二十余年中,常与二虎相伴。
湛然,俗姓戚,江苏常州人,唐代高僧,天台宗九祖。于唐肃宗至德(-年)年间,入舒州山谷寺,诵经著述于舍利塔下。他深为山谷寺和舍利塔未能及时得到朝廷册封而不安,便与禅众寺大律师澄俊、嵩山大比丘惠融、胜业寺大比丘开悟等,同筹振兴二祖基业,极力申具州府,经扬州牧御史大夫张延赏奏请朝廷,终于在干元元年和大历七年,得到了御赐。
除此,还有崇慧、马祖道一、彻闻、白云守端、法演、慧勤、清远、圆智,智海等几十位有名望的高僧都与三祖寺有缘,或礼佛,或驻锡。
释宽容法师
安徽天柱山三祖禅寺住持释宽容法师,毕业于九华山佛学院和九华山佛学院研究部之律宗系;毕业于四川大学教育管理系;年12月在西安兴教寺礼常明大和尚为师而剃度出家;曾任九华山佛学院教授、甘露杂志主编、教务长、副院长、甘露寺(佛学院)住持。现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青联委员;安庆市佛教协会会长;安庆市青联副主席;潜山县政协常委;美国内审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请点开下面原文链接!!!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