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号外!
特大好消息来啦!
这7类人要加工资啦!
赶紧来看看有没有你?
上周五,国务院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文件提出:到年,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
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
《意见》提出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
这七大群体大致覆盖两三亿人口
7类人是哪些人?
赶紧看看有没有你?
???
1、技能型人才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
●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
●贯通职业资格、学历等认证渠道
●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2、新型职业农民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职业化进程,带动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能力
●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力
●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渠道
3、科研人员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完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
●改进科研项目及其资金管理
●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
4、小微创业者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健全创新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和支持小微创业者在“双创”中实现创收致富。
●清除创业壁垒,提升创业参与率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创业成功率
●探索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
5、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进一步稳定预期、优化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效益提升、职工增收实现良性互动。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方式
●强化民营企业家创业激励
6、基层干部队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差别化激励办法,建立阳光化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同步完善相关人员激励机制。
●完善工资制度
●健全差别化激励机制
●明确福利标准和保障范围
7、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鼓励引导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中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者提升人力资本,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推进产业扶贫济困
●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
●完善相关专项救助制度
为什么要激励他们?
国家发改委和专家也给出了解释
???
由于他们代表了劳动者中的大多数和关键少数,因此计划实际面向的却是广大城乡居民。从数量上看,这七大群体大致覆盖两三亿人口。带动效应发挥后,可能拉动的人数将是几倍。
比如说像科研人员,应该能够带动更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微创业者他能够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
有小伙伴问
没在上面的群体里?
那能不能享受激励政策呢?
???
对此,国家发改委表示,一些没有明确提到的群体,基本都能在七大群体中找到定位或者参照系。比如教师和医护人员,一方面有专门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参照科研人员激励计划。
还有小伙伴问
企业管理者收入不低
为什么还要激励?
???
国家发改委表示,激励计划是为了让他们发挥更多的创业热情、投资热情和发展热情,让企业更有活力,从而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而且针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民营企业家激励的路径也有不同。前者是通过完善薪酬制度,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后者则是依法平等保护产权,消除隐形壁垒,促进公平竞争。
来源:凤凰安徽、央视新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