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10月2日8:30从皮亚琴察出发,8:50经过米兰,9:40到达意大利边境,由于瑞士未加入欧盟,所以从意大利进入瑞士需要办理入境手续。手续由简导去办,我们趁机在国界处拍照,但后来听人说这里不许拍照。10:00过国界到瑞士。瑞士是山中之国,风景极美。我们前方目的地是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铁力士雪山,车程两个多小时,这段时间我们贪婪地欣赏着路边的美景,频繁地按下快门,想尽可能地把这些怡人的景致带回家去。归纳起来,我们所看到的自然景致主要有:山,或郁郁葱葱,或山石嶙崎,重重迭迭,连绵不断;山下,或有湖,湖水碧蓝淸彻,平静如镜,偶见白鹅戏水;或有大片的青草地,草地上散布着一群群奶牛吃草正欢,一派祥和宁静;在山脚下或湖岸边,绿树丛中,一幢幢白墙红瓦的小楼房,想这些房子的主人们依山傍水而居,尽享湖光山色,该是何等的惬意!12:30到达铁力士山底的英格堡。风景如画的山中小镇英格堡是瑞士的冬季滑雪胜地,瑞士中部的最高峰——铁力士山就坐落在这里。铁力士山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山上有万年冰川,一年四季铁力士雪山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从英格堡上铁力士山可乘坐三段不同的缆车:英格堡(海拔米)--特里布湖(Trubsee,海拔米)--史坦德(Stand,海拔米)--铁力士山(MountTitlis,海拔米),全程约45分钟到达山顶。第一段是常规缆车,供6人乘坐,在缆车里,远眺可见白雪皑皑的山峰连绵起伏,俯瞰下方只见广阔茂盛的草场,一片养眼的绿色上点缀着肤色不尽相同的奶牛,奶牛们正在悠闲自在地低头吃草,在雪山与草场之间由嶙崎的岩石、山坡上的绿色植被和草场边茂密的树林过渡和连接,从上到下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这正是英格堡小镇迷人之处。第一段的终点到了,如果是冬季,滑雪的人多半就在这里下车了,所以小缆车的数量比较多,运客的速度比较快。我们在这里等着换乘第二段大缆车,它和第三段缆车一样,都可以容纳80人左右,沿途可以看到绿色植被逐渐转变成陡峭岩石的景象。到达stand后再等着换最后一段缆车,在这个缆车站旁看到一个高山湖。二、三段缆车整个线路中各有两部在运行。这最后一段缆车的设计十分独特,能够°旋转,是世界首创的。不论你站在什么位置,都能透过明亮的玻璃,隨着缆车徐徐旋转°,全方位的美景尽收眼底,视野十分开阔,而且还有播音解说,可惜我们听不懂。隨着缆车悠然旋转攀升,看到峥峥岩石上逐渐披上了千年的冰雪盔甲,在开阔处能看到远处阿尔卑斯山脉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千年不化的雪山群,壮哉!转过来以后又看到冰雪全无的陡峭如壁的一座座山峰,这是朝向太阳的一面。1:30我们到达了终点站,下了缆车后一直上到缆车站的最高一层,走出门来即踏上了铁力士雪山令人惊叹的巅峰。铁力士山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据说经过了夏季,雪融化了一些,如果是四、五月份来,雪还要更厚。已经快下午2点了,我们在铁力士山顶的露天全景观餐厅用餐,在白雪皑皑的群山环抱中,吃着我们自带的干粮。吃饱了肚子也可以防寒哦。为了上山,我们穿上毛衣风衣,德钧还戴上毛帽子。雪地不松软,还有点滑,站在雪坡上照相,还得拉好防滑绳。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一片起伏的披雪山峰尤如奔腾的怒海波涛。山顶缆车站共5层,二、三、四层设有多家餐厅,冰淇淋站,纪念品商店,民族服饰和古典服饰照相馆以及欧洲惟一一家设在山顶的专业名表店,第一层为连接山下的缆车站口、纪念品商店和冰洞。冰洞值得一游,此冰洞是天然形成的一条长长深入山体的天然洞穴,内壁终年覆盖有厚厚的冰层。进入冰洞,触摸着那千万年的原始冰层。洞内蜿蜒蛇行,寒意逼人。尽管有些简陋,但它是纯自然稍加人工雕凿形成,再配上各色的变幻莫测的彩灯,多了些神秘的色彩。从洞口进去,沿着有灯光的路线转一圈,又从刚进去的洞口出来了。据说洞里有一个点歌台,里面存有十多个国家的国歌,只要按一下国旗对应的按钮,就可听见了,其中有中国的,我们当时不知道,可能在不经意中就错过了。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这里还有冰雪乐园供人玩賞,我们时间有限,还要奔向下一个景点。下山照样是分三段坐缆车,在旋转缆车上,我们淸晰地看见了特里布湖,这个著名的髙原湖泊,雪山明珠。在小缆车上,尽情欣赏着远山近林,远处是连绵的雪峰,身边是色彩斑斓的丛林,山坡上错落有致的民居比屋连甍。和我俩同车的一家三口,不知是瑞士公民还是外国游客,在这么狭窄的空间相处,好像还有些不好意思。3:25下到山底,在这留连不舍之际,我们再次频频按下快门,将瑞士英格堡迷人的景色带回家去。3:55大巴出发了,倒霉的是遇上了堵车,车走不动了,这次堵车对旅游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不过我们还是抓紧时间欣赏路边景致,进入我们镜头的是路边的民居。照片中,如儿童积木搭起的色彩鮮明的三层楼房倚山而建,阳台上鲜花灿烂,房后大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有奶牛在吃草,屋旁的车库里泊有小轿车,这就是瑞士农民神仙般的生活。几张照片的共同特点是緑色的草坪像厚厚的地毯,灿烂的鲜花展示着生活的美好,红花绿草和绿树青山装点着、蔟拥着尖顶的小楼,构勒出这尤如童话般的世界。5:30终于到了琉森,琉森(Luzern)也曾译作“卢塞恩”,公元8世纪建城后,意大利商人越过阿尔卑斯山,来此经商,遂形成城镇。年加入瑞士联邦,曾为瑞士首都,现为瑞士第六大城市。有水的城市才显灵气,瑞士许多著名城市都是傍水而建,且有着相似的格局:一条大河穿城而过,河水注入湖中,于是城市就在河水和湖水的交汇处繁荣起来。琉森就是这样,这里有着罗伊斯河和琉森湖。除了水,琉森的另一大诱惑就是山,巍峨的皮拉图斯山在琉森周边次第绵延开来。在雪山的映衬下,水边的琉森更显妩媚动人,有一种独特的情调。这个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是全世界游客青睐之地。我们首先来到卡贝尔桥,卡贝尔桥是一条木结构廊桥,长米,跨越罗伊斯河两岸,接近琉森湖的出口处。这条廊桥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有顶木桥,因为桥的北岸有一座圣彼德教堂,因此也叫作教堂桥。桥中间有一座英尺高的八角形水塔,由砖建成。此水塔原本用作监狱、拷问所、了望台及金库。现在,它就像一位忠诚的骑士,静守在廊桥的身旁,廊桥水塔不仅是琉森的象征,也是瑞士联邦的标志之一。卡贝尔桥建於年,本来是为了琉森的防御需要而建。桥身是棕色的,而桥顶染上红色。在廊桥的里面有约幅于十七世纪时所绘关于琉森历史的画。不幸的是卡贝尔桥的大部份于年因撞船意外发生的火灾中烧毁,不过事后很快就以原样重建了。每到初夏,木桥外侧就种满了天竺葵,我们来到的时候,天竺葵开花正茂,鲜花蔟拥下的廊桥,与淸彻的河水相衬印,被水中悠然游弋的白天鹅相点缀,真是美极了。可惜我们到的时间晚了一点(都是堵车闹的),光线暗了一些,照片不很清晰。在琉森湖边还矗立着有两座美丽尖塔的豪夫教堂,8世纪时,豪夫教堂还是一座本尼迪克特派修道院,年修道院被大火烧毁,后重新修建,建成了瑞士最重要的文艺复兴式教堂。21世纪的琉森除有古典的优雅,也有现代的喧嚣,琉森湖边的摩天轮、游乐场、繁华的巿场和湖里成群的白天鹅共同装点着现代人的生活。虽然时间较紧,但购物还是要保证的,尤其是到瑞士来买瑞士名表。我们还有一只表的釆购任务,对比了免税店和周边好几个表店后终于选中了一只美度表,而且和在法兰克福买的女表正好是一对情侣表。瑞士法朗,当时1欧元合1.19瑞士法朗。付款时刷银联卡,按当时汇率由人民币先自动转换成欧元再换成瑞士法朗,而且当时就计免税,不像欧盟各国要最后在机场退税。天赿来赿暗了,还有一个景点必须要去,简导集中了队伍,领着我们快步穿行,在离豪夫教堂不远,是琉森的“城市徽章”狮子纪念碑,这时已是6:50。狮子纪念碑由丹麦雕刻家特尔巴尔森设计,旨在纪念在法国大革命中为保护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其家族而献身的名瑞士雇佣兵。这头长10米、高3米多的雄狮,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断的长矛插在肩头,旁边有一个带有瑞士国徽的盾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其为“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看来忠诚是瑞士人的普世价值,梵蒂冈直到现在都只僱瑞士人作卫士。7:12,到琉森中餐馆美心饭店吃晚餐。8:20到倍列优belleyue酒店,到了这儿才知道下午堵车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这个酒店座落在风景如画的琉森湖畔,但这会儿天黑了,美景再好也看不见了。10月3日5:30起床收拾好行李,6:20出门来到湖边散步打拳,天刚蒙蒙亮,美丽的景色还蒙着一层厚厚的面纱。7:00早餐,2个团,异常拥挤。7:20天开始放亮了,大家匆忙出来摄像拍照。远看巍峨险峻的皮拉图斯山,山峰的积雪泛着白光。连绵的群山是眼前这幅山水画的背景,更是美丽的琉森永远的背景。晨曦中的琉森湖,像刚睡醒的美女那样宁靜,山谷中一抹朝霞映入湖水恰似少女的桃腮,波光粼粼的湖水堪比少女的秋波,眼前这一切是那样让人陶醉痴迷,让人怜惜。今天要赶去巴黎,路途遥远,简导要求7点半出发,我们强烈要求延长一点时间,结果只给了5分钟,当时的光线对于照相还是差了一些,我们等到最后上车,勉强让老K在这湖光山色中留了一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qingzx.com/aqjj/15577.html